服务热线

13103866733
网站导航
主营产品: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策源之力上海打造全球科创新高地

时间: 2024-07-03 21:24:40 |   作者: 米乐体育直播视频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嘉定园区)(简称“上海技物所”)一楼大厅里,一块大屏幕不停地刷新着,展示着实时全球云图,访客还没见到相关遥感仪器和大范围的应用于卫星遥感各领域的星载红外相机,已经为它们的实力所震撼。

  从星载宽谱宽幅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到世界首台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过去十年间,上海牢记“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进军”嘱托,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惠及全球。

  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之际,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上海一批科研机构、创新中心,探寻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如何书写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的生动画卷。

  由上海技物所研制的星载宽谱宽幅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是观测地球、服务国家战略的“国之利器”。2003年,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率先支持了该所这一研究工作。在技术落后国际10年的条件下,项目负责人刘银年带领团队完成了攻坚——它既能从距离地面约700公里外的太空,以每秒7公里的地速和60公里的扫描宽度,获取数据,还能精准识别出40多种埋藏于地下几百上千米的组合矿物,正确率超过90%。

  “我们项目团队也没想到2018年不但实现了梦想,还完成了超越,至今依然保持国际领先。”看着这一项沉甸甸的成果落地,刘银年感触颇多。

  “实干见物,匠心传承”,八个字不仅刻在上海技物所内的石碑上,还刻在星载高光谱载荷研发团队的心里。

  与之隔江相望的张江创业者也秉持同样的初心。在张江这一片仅占上海8%的土地面积上,孕育了上海2023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80%的工业总产值。

  AI制药企业晶泰科技上海总部落户张江后,明显感受到配套产业链带来的便利。在晶泰科技一楼,百余台机器人工作站组成的自动化机器人实验集群可以有效的进行24小时工作,旋开试管、称重粉末、加料、移液、磁力搅拌……每一个工作站完成预设的实验步骤后,物流机器人会将试管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据晶泰科技负责的人介绍,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机器人自动化工站集群,也是公司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全程自研的AI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在张江布局的新一代自动化、智能化实验室可提供更多高质量数据,让药物研发更智能。

  现如今,随着傅利叶、ABB等知名机器人企业在张江扎根壮大,这里又多了一块新“招牌”——张江机器人谷。

  张江机器人谷负责人说,我们正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链式发展”,布局开源创新生态、搭建关键环节功能平台、加快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集聚高能级项目,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构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随后,上海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

  谈及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关键一步,不少科研工作者常念叨起“把科研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而真正要把科研成果从“纸上”移到“地上”,需要多方合力打通创新要素流动渠道。

  浦东新区海科路333号是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所在地。作为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设施自2015年通过国家验收开放运行以来,一直肩负着支撑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

  “只要有一个地方单位来我们这儿做过研究,我们(根据其位置)就在地图上标一个红点,结果‘山河一片红’,表明我们的服务和设施已经做到了向全国用户开放,这就是我们设施的特点。”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主任吴家睿形象地描述。

  至2023年底,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共服务国内外430家单位,产业用户80余家,累计支撑设施用户发表SCI论文3313篇。链接起更多高校和企业,快速推进科学研究已成为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为代表的科研机构的一项重要使命。

  近年来,上海同时也正注重加强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统筹联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并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孵化器,为科技公司成长提供全周期优质服务。

  十年间,随着一项项先进科研成果脱胎于上海,发展于上海,壮大于上海,上海也完成了与国际先进中心城市“跟跑”、“并跑”。

  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墙壁上一句“激光在我手上”标语格外引人注目。

  据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於亮红介绍,目前,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最高峰值功率达12.9拍瓦,打破了世界纪录。当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功率达10拍瓦时,脉冲压缩后宽度能达到数十飞秒,它聚焦产生的光强就等于10个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光汇聚到一根头发丝大小所产生的光强。

  如此极端强度的激光,在激光加速、激光聚变、天体物理、核医学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国际科技竞争重大前沿领域之一。

  该实验装置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羲和激光装置。之所以取名“羲和”,於亮红说:“要在激光领域体现中国速度,要加快建设中国的100拍瓦激光装置,引领超强短激光发展,让羲和激光装置像真正的太阳那样,点燃澎湃的‘起源之力’。”

  与羲和激光装置相距不远的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也正在探寻关于生命的“远方”。2015年起,在国家和上海市支持下,复旦大学等国内顶尖科学团队推进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的各项先导研究,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达成四个“全球第一”。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副院长陶韡烁表示,未来我们将聚焦“保持引领优势”和“抢抓早期收获”两条主线,始终确保我国在人类表型组研究中的国际引领地位,持续引领国际大科学计划。

  浦江潮涌,风来东方。面向下一个十年,上海正朝着引领甚至超越国际先进中心城市的方向加速迈进。(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证券日报记者 孙文青)

关注我们